咖啡資訊

鹹檸咖

Alvin

鹹檸咖

【鹹檸咖】 鹹檸檬可以抑制酸感,還能提升風味層次,跟淺焙咖啡搭配,轉出陣陣花香。 加入汽水,更是透心涼,方法簡單,趕緊學起來,烤肉就能派上用場。 █ 製作方法 𓍰 鹹檸檬 玻璃罐消毒。 將檸檬切片。 用檸檬十分之一的鹽量充分攪拌。 約三到四小時,檸檬大量吐水,放入冰箱冷藏。 大約兩到三天即可使用。 經典做法是整顆檸檬醃製,但時間要三個月,概念差不多,有興趣也可以找相關資料,自己嘗試。 𓍰 鹹檸咖 雪克杯裝滿冰塊。 加入 Espresso 搖勻。 倒入杯中,加入鹹檸檬角。 依個人喜好搭配冰塊或

閱讀更多 →


咖啡自己沖,快樂計畫通

Alvin

咖啡自己沖,快樂計畫通

【咖啡自己沖,快樂計畫通】 自己沖咖啡迷人的地方在哪裡? 大腦中很多快樂因子,他們有什麼作用,跟自己沖咖啡,又有什麼關聯呢? █ 多巴胺 雖然多巴胺曾被當作快樂因子,但用電極刺激的受試者,並沒有回報快樂的感覺,他們只是無意識重複這個動作而已。 所以目前科學家認為,多巴胺提供的是「渴望」,當努力獲得滿足時,大腦釋出多巴胺作為酬賞。 而下次要做同件事時,就會開始釋出多巴胺,讓人有動力再做。 這樣的渴望,讓人勇於探索、學習新技能,幫助人類發展出現在的社會。 根據科學研究,咖啡因與多巴胺分泌,有正向關係

閱讀更多 →


聞得到但喝不到?

Alvin

聞得到但喝不到?

【聞得到但喝不到?】 雖然磨開咖啡時,聞咖啡粉有許多香氣,但是沖完喝的時候,為什麼不一定能喝到呢? █ 萃取率 當咖啡萃取物質較少的時候,風味物的濃度就偏低,這時喝就無法感受到風味,因為還沒達到閾值。 將咖啡粉磨細,增加萃取時間,能讓咖啡風味有更豐富的表現。 █ 注水 注水對於風味表現,有相當顯著的影響,如果用太小的水流,咖啡粉的擾動容易不足,甚至萃取均勻度偏低。 這時風味互相干擾,就喝不出應有的風味。 當喝起來是酸質偏沉、風味偏焦糖調,這時可以在沖煮初段,拉高手沖壺,加大水流,藉此增加咖啡的酸

閱讀更多 →


金杯理論的核心概念

Alvin

金杯理論的核心概念

【金杯理論的核心概念】 金杯理論背後有很多觀念,包含濃度、萃取率、以及調整方向。 所以它是一種指引,裡面的數字是有範圍的,是變動的。 符合金杯容易好喝,但不代表絕對好喝。 很多咖啡問題,都算「假兩難推理」,中間有很多選項,不必二選一,那就不用堅持要選一個。 在低萃取率下,不難沖出符合風味描述的咖啡,以風味的角度來看,低萃取不是問題。 萃取率提高,主要是能讓咖啡從高溫到低溫,都能維持風味與口感的表現,就好像去外面用餐,料給得實在,最少吃得滿足,但口味就看個人。 █ 萃取率 金杯理論有很多數字,其中

閱讀更多 →


手沖給水要多大?

Alvin

手沖給水要多大?

【手沖給水要多大?】 網路上到處都有手沖參數,卻很少有寫出注水流量。 在確定粉水比、注水段落、研磨度後,萃取框架就大致抵定了。 但不管拿到多厲害的參數,離掌握沖出來的風味,還是有距離。 其中一個變因,就是水流大小的差異。 █ 水流大小差異 水流大小,影響粉層翻攪,以及濾杯的液面高低。 水流越大,粉層攪動越大,濾杯的水位就越高。 大的水流沖刷咖啡粉表面,沖出較多比例的小分子,例如清香風味物,並且藉由高水位,把當下的風味帶出來。 所以使用大水流的階段,往往能強調出該段風味。 相反地,使用小的水流,因

閱讀更多 →


咖啡醉了怎麼辦?

Alvin

咖啡醉了怎麼辦?

【咖啡醉了怎麼辦?】 作為烘豆師,除了時常要測咖啡以外,還要外出學習交流,不小心就會喝到超標。 雖然品質好的咖啡,刺激物質相對少,但咖啡因一次攝取太多,同樣還是會有負擔。 有持續不適,記得諮詢專業協助。 如果是喝到輕微呼吸、心跳加快,或者擔心失眠,這時可以怎麼做呢? 跟大家分享,自己實測有效的方法。 █ 1.多喝水 喝水可以稀釋體內咖啡因,也能緩解焦慮、頭痛等問題,也方便取得。 人體有 70% 是水分,平常多喝水,有助於全身器官順暢運作。 █ 2.運動 運動可以增加代謝率,幫助身體排出咖啡因。

閱讀更多 →


現在該來杯咖啡?來杯茶?

Alvin

現在該來杯咖啡?來杯茶?

【現在該來杯咖啡?來杯茶?】 雖然咖啡跟茶都含有咖啡因,不過喝起來的效果,對每個人還是有所不同,那要怎麼選呢? 以我個人來說,需要專注時選咖啡,放鬆時選茶。 █ 咖啡因的時機 人會想睡覺,是因為大腦神經釋放「腺苷」,達到一個濃度,就會很睏。 如果適時攝取咖啡因,咖啡因就會代替腺苷,干擾想睡訊號,維持精神。 剛起床時,腺苷濃度最低,不需馬上喝咖啡。 加上壓力荷爾蒙——皮脂醇會在起床後 45 分鐘,達到峰值。 皮脂醇本身就有清醒效果,而且咖啡因又會促進皮脂醇分泌。 所以剛起床喝,不但效果有限,一兩個

閱讀更多 →


養豆怎麼養?養好以後呢?

Alvin

養豆怎麼養?養好以後呢?

【養豆怎麼養?養好以後呢?】 俗話說得好: 「香浪驚濤若無力 也會孤單」 不管咖啡豆本身有多香,如果沒養好、沒保存好,後繼無力,最後只能喝一個寂寞。 這次就來討論養豆與保存的觀念。 █ 養豆在養什麼? 剛烘完的咖啡豆,豆子裡面的二氧化碳,最多可佔 2% 重量。 這時如果直接拿來沖,就會喝到所謂的「燥味」。 因為沖的時候,咖啡粉排氣旺盛,水就不容易進到咖啡粉,洗洗表面就過去了,風味不容易出來。 加上二氧化碳含量比較高,就容易呈現帶粗糙、刺激的口感。 █ 養豆要養多久? 標準答案是問店家,但店家其實

閱讀更多 →


深焙的咖啡比較不酸嗎?

Alvin

深焙的咖啡比較不酸嗎?

【深焙的咖啡比較不酸嗎?】 淺焙咖啡,總是給人酸質豐富的印象。 如果今天想要來杯,低酸的咖啡,是否應該選深焙的? █✦ 咖啡有多樣的酸味物質 咖啡豆裡,酸味物質可以分成兩大派。 有機酸跟綠原酸。 有機酸像是,檸檬酸、蘋果酸,在水果裡常出現。 這兩種都是沒氣味的酸質,但是酸味的起伏不一樣。 造就了咖啡活潑的酸味變化。 還有像醋酸,雖帶著醋味。 但適當的量反而能提升明亮感。 綠原酸則是會帶來,酸、苦、澀味。 不過它是一種抗氧化物。 對人體有一定的益處。 █✦ 酸味物質會隨著烘焙消長 在烘焙過程中,咖

閱讀更多 →


如何使用風味輪?

Alvin

如何使用風味輪?

【如何使用風味輪?】 如同滿街都有「粥餅輪」、「糾結輪」。 咖啡、茶、酒,也都有各自的風味輪。 其實咖啡的風味輪,不是只能停留在,喝起來風味像不像的層次。 畢竟像不像不重要,只要有活出自己的一片天,都是好輪。 █ 1.建立品飲脈絡 風味描述有沒有喝到,其實差不多就好。 風味只是一種介紹方式,一個輪廓,不用每個字都拿放大鏡看。 就像聽一個人自我介紹,聽聽就好,還是要相處才知道投不投機。 但可以藉由風味輪,來建立自己的資料庫,讓喝咖啡更有方向。 例如肯亞咖啡,常有黑醋栗風味、莓果類,但肯亞還有用咖啡

閱讀更多 →


咖啡濾杯要買大買小?

Alvin

咖啡濾杯要買大買小?

【咖啡濾杯要買大買小】 雖然濾杯買大買小,不用下好離手。 但可能聽人說:自己喝就買 1~2 人份的。 就照著買了,也沒去比較。 然而在比賽的時候,不難看到,有選手使用較大的濾杯,來沖一人份的咖啡。 可見濾杯大小,並不只是容量差異? █ 1. 比熱容 較大的濾杯,保溫效果較好。 用科學的角度來說,就是質量大,比熱容大,溫度不易改變。 而這「保溫」的重點,不在於沖煮溫度會不會較高,因為這取決於,濾杯有沒有預熱。 重點在溫度的「穩定性」較高。 溫度穩定性高,每次在沖咖啡時,就比較不會被環境影響。 天冷

閱讀更多 →


如何增加喝到的咖啡香氣?

Alvin

如何增加喝到的咖啡香氣?

沖咖啡有學問,喝咖啡也有門道。 有時沖咖啡就為了喝個香,但試了很多沖法,卻還是搔不到癢處。 也許問題不在沖煮,而是品嚐的條件。 █ 1. 咖啡杯型 杯緣外翻的杯型,以及寬口的形狀通常比較香。 因為裝了咖啡之後,液面跟空氣有比較多接觸,利於香氣物質的揮發。 如果隨意用個大馬克杯,也是能喝咖啡,但表面接觸面積大,過猶不及,反而會讓風味表現下滑。 用 100 ml 左右的容器乘裝,在我們的經驗裡面,風味拿捏會比較清晰。 █ 2. 立飲 相信各位鼻塞時,都有經歷過,躺著會更塞。 這是因為躺下時,由於重力

閱讀更多 →


手沖咖啡不香,怎麼改善呢?

Alvin

手沖咖啡不香,怎麼改善呢?

【手沖咖啡不香,怎麼改善呢?】 咖啡香氣常常是 有意栽花花不發 無心插花花惹發 --- 有次在茶行時 碰巧遇到茶農 來請教茶行老闆 為什麼焙出來的茶 不清也不透 茶行老闆說 「因為大家都怕香氣跑掉」 登時聽得我 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 因為這句話 在我做咖啡的十幾年間 聽了不下數百次 原來是集體共業啊 那我就放心了 --- 就像香水噴太多 會變成一場災難 咖啡太執著香氣 也可能矯枉過正 所以咖啡不香 可能是忽略了什麼呢? --- 1. 水質 如果上網查 咖啡推薦用水 通常都是推波爾水 或者用的是自來

閱讀更多 →


什麼是一杯好咖啡?

Alvin

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心目中的好咖啡也肯定不同 但咖啡既然喝的是感官體驗 它能不能像藝術、音樂、戲劇作品一樣 把其中的元素拆解 討論一杯好咖啡究竟好在哪裡呢? 對我來說 咖啡跟音樂的元素很相似 在一杯咖啡裡面 我們會看 風味的表現 咖啡裡有許多芳香物質 這些芳香物質不同的排列組合 成為品飲時的風味聯想 就好像不一樣的音符 組成各式旋律 餘韻的表現 飲用咖啡後留下的風味 稱之為餘韻 餘韻讓咖啡的表現更加立體飽滿 好像我們在室內聲學恰到好處的音樂廳 享受音樂家與空間的共鳴 酸質的表現

閱讀更多 →


咖啡不是一種提神飲料

Alvin

咖啡不是一種提神飲料

咖啡是一種提神飲料對吧? 大錯特錯 咖啡只是騙大腦還不想睡覺而已 具體來說 人體會產生令大腦想睡覺的物質叫「腺苷」 咖啡因剛好長得跟他很像 喜歡假冒腺苷在大腦卡位 造成大腦不想睡覺 那為什麼會稱咖啡是提神飲料呢? 主要是當咖啡翻倒在鍵盤上 會有良好的提神效果 所以說我們很少建議咖啡加糖 不然鍵盤會很難清 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攝取咖啡因不超過300mg 美國FDA建議低於400mg 雖然每杯咖啡的含量都不同 可以大致抓一天最好三到四杯 不過別忘了茶、巧克力、其他食物飲料、止痛藥都可能有咖啡因哦 那這

閱讀更多 →


態度校正

Alvin

態度校正

很多人說做咖啡很輕鬆 我覺得不好說 每天開店都要進行義式校正 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 基本上校正過程是這樣子的 喝起來感覺有點不爽 跑去對烘豆師進行態度校正 一頓輸出之後心情舒坦了 咖啡就變好喝了 什麼?你說我自己就是烘豆師? 不,我們出杯有24個比例 所以每次喝了都覺得 久久不能自已 Roaster Alvin x

閱讀更多 →


「酸質」與「酸值」

Alvin

「酸質」與「酸值」

以前看到「酸質」寫成「酸值」會覺得也太粗心了吧 比「在再不分」還令人混淆耶 幾經思量發現這也許是一種 語言世界至高無上的朦朧美 鄉愿烏托邦裡卑微的小叛逆 例如喝到酸值很高的咖啡 就可以說挖賽你這咖啡酸質很猛耶 不但感覺說出了心裡話 別人還會謝謝你的誇獎 從此擺脫易燃體質 線上線下都不再炎上 社交禮儀簡單無比 舉一反三 如果別人說 你這根本質男行為吧 也可以跟他說謝謝誇獎 人際關係簡單無比 明天開始就來直值質不分 Roaster Alvin x

閱讀更多 →


咖啡的品嘗

Alvin

咖啡的品嘗

來跟大家聊聊咖啡的品嚐。 在開始追溯源頭的咖啡世界裡,風味就有如顏值一般的存在,嘴上說不挑的人,至少也會拿「看得順眼」當但書。 一支豆子如果沒了風味,辨認的難度就大大提升,所以剛接觸咖啡時,以香氣、風味、餘韻當作品飲的基礎,不但容易有參考資料,也有很多生活經驗的共鳴。 不過就算風味再怎麼精彩紛呈,沒有內在氣質好感的支撐,其實是很容易感到乏味的,畢竟「相由心生」,就算天生靠臉吃飯,一時行為不慎也可能淪為過街老鼠。 而咖啡的「質感」,就來自於酸質、體質感、平衡感,學習品嚐這些面向,是要花時間與經驗積

閱讀更多 →


義式機的把手積水

Alvin

義式機的把手積水

連假期間出門最怕塞車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 連帶看到煮咖啡有點塞 都會讓許多人感到恐懼 不管是手沖後段流速變慢 還是義式機的把手積水 咖啡粉最後一灘爛泥的樣子 不免令人懷疑咖啡是不是在偷懶 自己不吃苦要給別人吃 不過換個角度想 水不容易過去 就代表很難產生「通道」 很多疑難雜症 搞不好就在積水時自動排除了呢 畢竟《天文學家的物理咖啡學》第五章 破題就說 「咖啡粉層本身就是一種最佳濾器」 咖啡粉磨細反而可能更乾淨呢 最近將店裡的Espresso調整到更細的狀態 無論是單品或配方都努力往嚴重積水邁進

閱讀更多 →


不同焙度的沖煮

Alvin

不同焙度的沖煮

來跟大家聊聊不同焙度的沖煮。 開店以來我們一直在推廣細研磨的沖煮,讓萃取率在水準之上,通常也就能讓咖啡風貌更完整呈現。 就算結果未必都能滿意,至少萃取夠多,物盡其用,也能當個環保小尖兵(?) 𓂃 無論說了多少磨細的好處,但似乎磨細還是很令人害怕: 悶蒸不膨是不是磨太細了? 沖到後面流速變慢是不是磨太細了? 我家翻車魚會後空翻是不是磨太細了? 深焙跟淺焙一樣刻度是不是磨太細了? 其實我們不太觀察浸潤(悶蒸)階段的粉層狀態,在這個階段我們會依照想呈現的味道,去調整使用的粉水比,如果想強調前段花果型

閱讀更多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