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的甜感

咖啡的甜感

來跟大家聊聊咖啡的甜感。
如果上網搜尋黑咖啡裡碳水化合物的含量,可以發現數值非常低,多數資料顯示低於人類能夠感覺到的閾值,也就是說咖啡對人是不會有味覺上的甜感。

無獨有偶,查詢威士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,也是數值極低,難以感受到甜感,然而市面上對「特定」雪莉桶陳年的酒款,卻往往與甜字緊密連結,又是為什麼呢?
作為一名「品味人士」,品飲以前先嗅聞一番,建立第一印象是必要的,在聞到焦糖、棉花糖、水果糖、花蜜這類氣味時,不免脫口而出「聞起來好甜 」來形容。
問題來了,甜味是味覺,要以舌頭才能感知,如果可以用鼻子聞到甜味,應該算特異功能,然而「聞起來好甜」乍聽之下挺符合直覺的,恐怕只有所謂"Coffee Geek"(或其他飲品Geek)會在內心糾結,欲言又止。
這是因為每次吃東西的時候,嗅覺也會參與其中,久而久之,帶甜食物常有的氣味,便與甜味產生聯想,令人光聞到「甜香」就覺得這是甜食。
就像巴夫洛夫的狗,只要聽到鈴聲,就會開始流口水一樣,所以之後如果聽到有人說聞起來好甜,大可不必欲言又止了,不妨跟他說「你是巴夫洛夫的狗膩?」。(誰聽得懂啊??)

既然咖啡豆裡的甜味物質少得可憐,咖啡的甜感就不重要了嗎?不盡然,因為蔗糖含量,從每個面向看的重點不同:
對咖啡農來說,咖啡果實的含糖量是有參考價值的,有利後續發酵的風味發展;
對烘豆師來說,生豆裡的含糖量是有意義的,有利後續烘焙的化學反應;
對咖啡師來說,糖幾乎都被前面兩者用完啦!這時開始探討的就是「甜香」,當萃取率提升,風味裡的「甜香」也會跟著放大。
所以說如果有人要找一支甜度高的熟豆,也是令人內心糾結,因從科學角度上來看,不發酵加上烘焙發展低的咖啡,恐怕才是最「甜」的。
當然語言是約定俗成的,不論是IKEA還是Costco,我都念鄧不利多。
姑且稱甜度高的豆子是「甜香」強好了,究竟找的是發酵帶來的水果甜香?還是深烘焙發展而來的焦糖甜香?這也不容易釐清。
而真要比較蜂蜜甜香、水果甜香、焦糖甜香誰比較甜?更沒個頭緒。
香氣並不是越強就越好,例如吲哚在低濃度下會帶來花香味,高濃度下卻會產生惡臭,凡事過猶不及,過度追求單一面向未必好事。
可以說,甜不甜比較像是做咖啡的人要煩惱的,如何在層層關卡中建立均衡的風味結構,是每日必修的功課。

對消費者而言,在風味描述上跟處理法去抉擇還是比較直觀一點。
威士忌可以用波本桶、雪莉桶、重組桶或各式木桶熟成;而咖啡可以用水洗、日曬、蜜處理或各式發酵,形成特定的基調、各異的甜香。
最後因製程裡的每個環節的差異,最後的結果卻造就杯中各式不同風味!
樂觀來看,Menu裡的描述便是店家想呈現這支豆子的面貌,仍是值得參考。
至於甜不甜,很重要也不重要。
Roaster JF x



上一頁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