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跟大家聊聊不同焙度的沖煮。
開店以來我們一直在推廣細研磨的沖煮,讓萃取率在水準之上,通常也就能讓咖啡風貌更完整呈現。
就算結果未必都能滿意,至少萃取夠多,物盡其用,也能當個環保小尖兵(?)
𓂃
其實我們不太觀察浸潤(悶蒸)階段的粉層狀態,在這個階段我們會依照想呈現的味道,去調整使用的粉水比,如果想強調前段花果型的風味,會用1:1左右的粉水比,讓釋出的小分子比例是比較多的狀態下,進行沖煮;反之想強調咖啡的甜香,會用更多的水,讓比較大的甜香分子較釋出,來進行萃取。
而在挑選適當的水質、磨豆機與咖啡豆之後,我們也就不太去擔心沖煮刻度的問題,有時候太擔心萃取出負面味道,不敢讓咖啡粉充分浸泡,容易適得其反。
𓂃
所以說沖煮深焙咖啡,基本上我們的刻度是不會調整的。
為此我幾週前將同一支豆子烘淺焙與深焙來測試一番。
雖然說深焙咖啡的細粉,在我們的測試裡面,比淺焙多了7~8%,但是實際上沖煮時,因為深焙咖啡排氣相對旺盛,水容易直接通過,以及因為咖啡粉下沉速度慢,細粉也就比較慢塞住濾紙,所以如果是有斷水的沖煮,後面幾次注水,就會發現淺焙的通常流速變很慢,而且在同樣沖法下,通常是淺焙萃取率比較高。
當然這是比較簡單的結果論,不同焙度的可溶性物質、咖啡豆烘焙的膨脹率、含水率也都有影響,只是在沖煮上比較直觀能理解,也方便調整沖煮、對應器材的,還是在於觀察斷水時流速的變化。
𓂃
當然這些討論能喝到是最好,所以我們也開始準備關於不同焙度的沖煮講座,歡迎繼續關注我們的動態。
滑到底的朋友,
也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Caffeine Stone找到影片版本,針對受眾考量,內容編排有些不同,但也值得參考。
Roaster Alv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