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沖給水要多大?

手沖給水要多大?

【手沖給水要多大?】

網路上到處都有手沖參數,卻很少有寫出注水流量。

在確定粉水比、注水段落、研磨度後,萃取框架就大致抵定了。

但不管拿到多厲害的參數,離掌握沖出來的風味,還是有距離。

其中一個變因,就是水流大小的差異。


2

█ 水流大小差異

水流大小,影響粉層翻攪,以及濾杯的液面高低。

水流越大,粉層攪動越大,濾杯的水位就越高。

大的水流沖刷咖啡粉表面,沖出較多比例的小分子,例如清香風味物,並且藉由高水位,把當下的風味帶出來。

所以使用大水流的階段,往往能強調出該段風味。

相反地,使用小的水流,因為擾動小,水位低,浸泡比例多,能呈現較大分子甜香,再藉由低水位,讓口感更加醇厚。

當開始對注水大小有意識,就可以針對不同注水階段,調整注水大小。

3

█ 如何數據化

雖然坊間有能顯示流速的電子秤,不過還是建議作為輔助,以及回頭檢視覆盤用,因為當下看到的數據,還是落後指標。

比較實務的方法,就是用肌肉記憶,掌握幾秒內倒了多少水。

例如 3 秒注水 60 公克,那流速就是 60 除以 3 等於 20 (秒/公克)

熟悉以後,就可以在每段抓不一樣的流速。

我自己常用這個基準:第一段流速 40,之後每次遞減10。

這樣沖就能在前段強調清香,後面保留甜香口感。

至於流速要抓多精準,就看個人需求。

4

█ 數據化的優點

有時豆子不夠,或者有多人要喝,這時往往需要調整沖煮粉量。

其實沖煮上,直接等比例改注水大小就行。

假設原本 15 公克粉沖 30 流速,這時只剩 10 公克,就用 20 流速。

細部再根據對豆子的了解,來調整就好。

雖然換器材、調參數,各種方法都可以。

但是決策意志力是有限的,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知名人士,都穿一樣衣服,畢竟把力氣花在這不划算。


所以在沖淺焙時,往往水流可以大一點,沖深焙,就可以小一點。



上一頁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