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跟大家聊聊金杯理論 -
< 金杯首部曲 >
金杯理論是1960年代的產物,這麼久遠的東西,究竟是前人的智慧還是理想化的概念呢?
所謂金杯理論就是建議一個咖啡的濃度跟萃取率的範圍,濃度就是一杯咖啡裡咖啡萃取物的多寡,萃取率則是從咖啡粉中萃取出了多少物質。
如果只想簡單喝杯咖啡的話,其實可以不用太在意這些細節。例如在家手沖的話,可以用1:14的粉水比、用一次注水或兩次注水完成萃取,只要研磨刻度不要偏離太多,這樣沖出來的咖啡濃度不難落在金杯1.2%到1.45%裡,萃取率則是容易低於金杯18~22%的範圍,通常落在12~16%這個位置。
那這樣沖會有什麼問題嗎?不在金杯內是個問題嗎?
嗯......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。
-
先從濃度談起,在金杯圖表上是用Strong與Weak來形容濃度高於與低於金杯的味道,這部分我們不會這樣做區別。
在我們經驗上,濃度影響醇厚感比較多,而不僅是強弱,如果濃度偏低就會偏向茶,高一點就會往果汁靠,就這樣而已。
畢竟更高濃度的Espresso也是可以餘韻繞樑,茶也可以沁人心脾。所以這比較像文化和個人喜好上的差異,不會直接影響好喝與否。
萃取率就更有意思了,金杯圖表用Underdevelope與Bitter來表示萃取率低於與高於金杯的味道,這裡也跟現在的經驗有些不同。
我們經驗是:萃取率對風味與甜感強度的差異影響較大。
用簡單方式沖的話,從咖啡粉中萃取出的風味、甜感物質就較少,在飲用時就比較難明確喝到。
如果常喝咖啡,偶爾會遇到豆子風味描述很豐富,實際喝時卻感到落差的咖啡,風味輪廓不太清晰,也難以辨識,有部分原因可能跟萃取率較低有關係哦!
-
在現在的咖啡世界,因為處理法、品種、烘焙等等製程的升級,咖啡蘊含越來越多的風味物質,萃取率低於金杯也能喝到不差的咖啡,但要是能再提高萃取率,就能讓品飲的風味、甜感、層次體驗更加豐富,所以只要讓萃取率落在18%以上就可以了嗎?
嗯...也沒那麼簡單,就像孫悟空縱有觔斗雲也不能直接飛到西天取經,金杯理論是一條路。
當萃取率提高時,就要顧慮到更多的細節,因為低萃取率沒有的問題,此時就會開始慢慢浮現!
像是磨豆機的均勻度,就是最顯著的狀況,還有水質、沖煮手法等各種妖怪輪番上陣,要如何降妖除魔,且待下回分解,但可以先買包豆子壓壓驚,至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!✨☕️⭐️
Roaster JF x
#goldencup
📷 @coffeeker_photography
金杯理論首部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