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沖咖啡靠感覺就好嗎?】
沖咖啡,需要注意那麼多細節嗎?可不可以不管參數,用感覺沖就好。
絕對可以。
有時候就該來杯,全是感情,沒有技巧的靈魂咖啡。
不過在釋放感情前,也可以評估下面狀況。
█ 系統一
心理學中,把大腦思考方式,分成兩種,一個是直覺思考,稱作系統一,而理性分析思考,稱作系統二。
假設「靠感覺」沖咖啡這件事情,是指反射性的直覺思考,那就符合系統一的分類。
多數時候,用系統一直覺思考,並不會有問題,好比開車通勤,不需要多花腦力,思考常走的路線。但如果中間遇到施工,需要改道,大腦就會呼叫系統二,來評估要走哪條路,以及避開車流等問題。
靠感覺沖咖啡,就像只用系統一,未必能正確解決問題,在「認知反射測試」,會反映出系統一的盲點,例如:
「瑪麗的母親有四個小孩,最年幼的三個,分別叫小春、小夏、小秋,請問最大的小孩叫什麼?」
「一支球棒和一顆球總共 1.1 美元。一支球棒比一顆球多 1 美元,請問一顆球要多少錢?」
諸如此類的問題,用系統一得到的答案,可能就會跟實際答案有落差,當然現在可以問 AI 就好。
沖咖啡時,也會出現反直覺的問題,例如苦味偏多,不一定是萃取太高,或太低,有時萃取率很低,反而會喝到像咖啡因型的,那種藥苦感,所以有參數記錄,調整比較有依據,畢竟現在 AI 還不能幫忙喝咖啡。
█ 再現性
沖咖啡時,就算每次操作都一樣,環境的變因,也會讓喝起來的味道不同,例如溫溼度、咖啡養豆天數。
如果沖出喜歡的咖啡,下次想要再沖出來,要怎麼再現呢?尋找當時的感覺?如果還是沖不出來,會是沖法問題,還是參數問題,或天氣問題?手感不好,是不是就不能沖咖啡了?
從再現性來看,用感覺沖,似乎比固定參數沖,還要複雜。
以自己來說,有時出門在外,沒有齊全的器材,也是可以沖咖啡。只要用之前參數累積,所建立的肌肉記憶,並不是問題。
但是回過頭來,還是會繼續依照參數,來做調整,以及在固定參數下,比較環境不同的差異,從中得到的反饋,未必比只靠感覺少。
█ 參考資料
《推力: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、改善決策,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