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學咖啡很難?

為什麼學咖啡很難?

【為什麼學咖啡很難?】

雖然網路上,有各種咖啡懶人包、速成法,還有人工智慧,可以回答咖啡問題。

但是要把咖啡融會貫通,針對問題對症下藥,為什麼還是這麼難?


2█ 心態難

雖然讀書考試,常常有標準答案,但如果在咖啡世界裡面,看起來像浮木的,往往是瑕疵豆。

道家思想「無為」的觀念,不是字面上,什麼都不做的意思,而是要順應自然,避免多餘人工干預。

就像人在水裡,越緊繃掙扎,越容易沉下去,放鬆之後,反而更容易浮起來。

心急想速成,可能揠苗助長。想一次器材攻頂,才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。想模仿冠軍沖法,才發現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。

能按部就班,比較每個參數的影響,去釐清觀念。是在這個資訊豐富的年代,非常難建立的心態。

3█ 原理難

很多網路上的資訊,未必適合照單全收,不管說的人是誰。

美國科技科技大老,常提到「第一性原理」,指的是,從基本的定律出發,不外加假設與經驗的推導。

雖然從頭開始想,很花時間,但對學習很有幫助。

舉例而言,四六法告訴我們:想要酸一點,就把悶蒸水量用多一點。

這邊就可以用第一性原理,思考兩個問題。

第一個是,咖啡會帶來酸味的物質,有非常多種,像是檸檬酸、蘋果酸、乳酸、綠原酸、奎寧酸,醋酸,還有非常多,酸一點是這些物質,萃取都變多嗎?

第二個是,悶蒸水量多,不能幫助萃取嗎?為什麼是變酸?不是變甜?

在我們的 YouTube 影片——「手沖悶蒸要用多少水?」裡,討論了悶蒸水量比例,對萃取率與味道的影響。

從一比一到一比三的粉水比,萃取率是遞增的,但是到一比四的比例,卻反而下降。

四六法起始點,就是用一比三的粉水比,從這個點注水變多,是可能讓萃取率降低,但從一比二的粉水比來看,就不太一定。

所以水用多一點,會比較酸的說法,從第一性原理來想,就不適合照單全收。

4█ 歸零難

儘管做了測試,也不一定能把所有情況,都考慮完。

也許出來的結果,會因為溼度、氣壓有所變化。或者是當初測試,是用兩個不同杯子,來做比較。

看似微不足道的變因,卻可能產生矛盾的結果,形成盲點。

茶樹如果生長極其衰弱,農民會進行「台刈」,直接從主幹做修剪,只留下幾公分,更新老弱茶樹。

測試的結果,偶爾也是需要砍掉重練。卡關時,可以重新覆盤,更新資訊,省得鑽牛角尖。


西藏諺語說:能解決的事不必擔心,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用。

雖然難,也不必擔心,慢慢專注細節品味,自然會有新的體會。



上一頁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