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的層次感

咖啡的層次感

來跟大家聊聊咖啡的層次感。

在早期學習咖啡的時候,常常會被目眩神迷的手沖方法給吸引,尤其是所謂賦予層次、複雜度的技巧,彷彿只要學成以後,就能釋放咖啡所有的味道。

實際上想煮出有層次的咖啡,盡量均勻萃取每顆咖啡粉,反而會是比較有效的做法,這原因要從咖啡各個環節的角度來看,事情就會變得清楚。



煮一杯咖啡大約要用到上百顆的咖啡豆,而這些從不同棵咖啡樹採摘下來的果實,或多或少有個體間的差異,在處理時也會產生略為不同的表現,尤其是在咖啡批次是多個品種混合的狀態下,這樣的「層次」差異更是顯著。

而在烘焙上,根據不同手法,烘出來的顏色會有著「內外差」,可以想成豆子表面跟豆子裡面焙度是不同的,一般測量方法是取豆表顏色跟磨成粉的顏色的差值,從這點也可以知道咖啡磨成粉後,每顆咖啡粉的焙度的差異也會帶來「層次」。

到了研磨時,無論用什麼等級的磨豆機,出來的每顆咖啡粉大小都會不同,尤其是會產生粗粉與細粉兩個分佈範圍,所以磨出來的咖啡粉當然也是自帶「層次」。



既然咖啡的環節裡已經有這麼多「層次」了,不難想見沖煮時刻意做層次感,就未必能符合預期效果,所以在Caffeine Stone,我們關注的是每個細節串連起來的影響,沖煮上以均勻的參數設定呈現:

選用較少的粉量,增加每顆咖啡粉萃取的均勻度。
選用較細的研磨,減少粗顆粒與細顆粒的顆粒差異。
選用較高的粉水比,確保每顆咖啡粉有足夠的物質溶出。

以均勻的沖煮設定發想,達到咖啡本質層次的展現。

Roaster JF x



上一頁 下一頁